【佳学基因检测】DMD肌营养不良患者基因检测阴性为什么要做MLPA?
杜氏与贝克氏肌营养不良的征状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贝克肌营养不良症(BMD)都是由于缺陷的地塞肌蛋白基因引起的X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它们的临床表现和对生活的影响有一些区别: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
症状:通常在3-5岁时开始出现,贼早表现为步行困难、肌无力、跌倒频繁。随着病情进展,患儿会有效丧失行走能力,并逐步出现呼吸衰竭、心肌病变等症状。
病程:发展较快,大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前就会有效丧失下肢活动能力,20多岁时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很少能活过30岁。
生活影响:由于严重肌无力和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极差,有效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全天候照料。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也受到很大影响。
贝克肌营养不良症(BMD):
症状:起病年龄较晚,约在10岁左右开始出现轻微步态异常和肌无力症状。症状进展缓慢。
病程:症状进展缓慢,患者通常可以步行至少到青春期,有些患者直到中年才出现严重的活动障碍。
生活影响:患者一般可以正常上学、工作,活动受限程度小于DMD患者。但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会逐步下降,中老年时可能需要轮椅等辅助器具。
总的来说,DMD和BMD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进展速度不同,DMD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和全面。但两种疾病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心理和经济负担。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贝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通过基因检测为什么会出现没有找到突变位点的情况?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贝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有时会出现没有找到突变位点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基因突变类型的限制
DMD/BMD是由地塞肌蛋白基因(DMD)突变导致的,目前通用的基因检测方法如MLPA、测序等主要针对的是基因缺失、重复和点突变等常见的突变类型。但少数病例可能存在一些罕见的大片段重排、深介孔突变、剪切位点突变等检测漏掉的突变类型。
深部内含子突变
DMD基因结构复杂,含有79个外显子和一些较长的内含子区域。如果患者存在深部内含子区域的突变,目前的检测方法可能无法覆盖到,导致漏检。
假基因干扰
DMD基因存在高度相似的假基因DMD-DP427,两者序列高度同源。检测过程中可能无法区分真实基因和假基因,干扰突变检出。
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每种基因检测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和覆盖范围上都有一定局限,可能存在漏检的缺陷。因此需要结合多种检测手段来提高检出率。
非编码区域突变
目前大部分检测方法关注的是编码区的突变,但一些调控区域如启动子、增强子等区域的突变也可能影响基因表达。
总之,通过优化检测策略、开发新技术等措施,未来漏检的情况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对于没发现突变的患者,也需要结合临床表型综合分析。
DMD肌营养不良患者基因检测阴性为什么要做MLPA?
对于DMD肌营养不良患者基因检测阴性的情况,需要做MLPA检测的主要原因有:
发现大片段缺失/重复 DMD基因范围很大,约2400kb,传统的测序方法可能漏检较大片段的缺失或重复突变。而MLPA能够高灵敏度地检测出长度在1kb至数百kb的缺失或重复,这类突变约占DMD病例的60%-65%。
规避DMD伪基因干扰
DMD基因存在高度同源的DMD-DP427伪基因,双方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在测序或其他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伪基因的干扰。MLPA则通过设计特异性探针,能够正确区分真实基因和伪基因序列。
克服测序深度不足问题
对于整个DMD基因进行高覆盖度测序成本较高。而MLPA成本较低,能以较低费用完成对编码区的全覆盖检测,不易漏检。
方便产前诊断追踪
如果通过MLPA确定了DMD患者存在某个特定缺失/重复突变,在产前诊断时,重新使用相应的MLPA试剂盒就可以快速追踪胎儿是否携带同样突变。
与其他技术互补
MLPA可与测序等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而提高DMD基因检测的整体灵敏度和特异性。
总之,MLPA能够高效、经济地检测出DMD大片段缺失/重复突变,规避伪基因干扰等,是DMD基因诊断的有力补充手段。
(责任编辑:佳学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