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学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揭示什么人容易晕车晕船?
晕动病与晕车晕船
晕动病、晕车和晕船都属于晕动症的一种表现,都是由于感知到的运动与实际运动的冲突引发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然而,它们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主要在于诱因和具体症状的表现。
1.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
晕动病是指在受到特定运动(如车、船、飞机等)刺激时,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脸色苍白等。这种症状是由于内耳的前庭系统感受到的运动信息与眼睛、肌肉等感知到的运动信息发生冲突所引起的。
晕动病的常见诱因:
2. 晕车(Car Sickness)
晕车是晕动病的一种特定表现,指在乘坐汽车时,由于车内的加速、减速、转弯或颠簸等导致的晕动症状。晕车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
晕车的症状通常包括:
晕车的发生与汽车的运动有关,尤其是弯道行驶、急刹车或长时间乘车时。
3. 晕船(Seasickness)
晕船是晕动病的一种表现,指在乘坐船只时,由于海上的摇晃或波动导致的晕动症状。晕船与晕车类似,也是由前庭系统感知到的运动与视觉和其他感觉信息之间的不一致引起的。
晕船的症状与晕车相似:
晕船通常发生在海面或湖面上的航行,尤其是当船只处于较为剧烈的摇晃状态时。
总结:
避免这些症状的方法通常包括减少或消除触发因素、改变视线焦点、药物预防(如抗晕动药物)以及通过习惯化训练等方式帮助个体适应运动。
什么人容易晕车晕船?
1. 流行情况
据估计,青春期前儿童晕动症的患病率为 35–43%,青年人为 25%;30 岁以下的成年人中 14% 患有晕动症,61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 7% 患有晕动症。VIMS 的患病率因刺激类型和视觉内容而异,患病率从 1% 到 60%再到 80–95%不等。
2. 年龄
晕动症的易感性会随着年龄而变化。婴儿在 2 岁左右之前不会晕动,此后晕动症的易感性会逐渐增加,在 7-12 岁之间达到峰值,此后一直下降到成年期。易感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增加。
年龄是 VIMS 易感性的一个因素,这一点已得到充分证实,老年人报告的 VIMS 发病率高于年轻人。患病率估计应考虑到,如果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易感性增加,他们可能会自我限制自己的行为,并避免引发晕动病的情况。
3. 性别
关于晕动病性别差异的证据是混杂的。文献中只有 50% 的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患晕动病,不同研究的估计值因刺激类型、研究终点、年龄、种族和激素状态而异。调查研究中比对照实验室研究更常见晕动病的性别差异,且在较早的研究中比近期研究更常见。即使在提出性别差异的作者中,性别的估计影响也仅为年龄的三分之一。使用口服避孕药、月经、怀孕和皮质醇水平等次要激素因素与女性晕动病易感性相关,这进一步使这种关联复杂化。
一些研究观察到了 VIMS 的性别差异,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观察结果是否归因于女性在报告方面比男性更开放、比男性更善于内省,或者运动经验不如男性,以及其他一些混杂原因。一项荟萃分析未能发现因使用虚拟现实 (VR) 而导致的 VIMS 性别差异,而另一项研究 得出结论,VR 中的 VIMS 性别差异可能是由非性别特定变量造成的,例如 VR 难以适合瞳孔间距较小的人。与性别无关的其他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 VIMS 的发生,包括人的先天视野大小、视频游戏体验和被动约束。总体而言,特定于生物学男性和女性出生类别的 VIMS 差异的论据并不充分。
3. 种族和民族
通过问卷调查、头部倾斜时的身体旋转和视动鼓暴露来评估晕动病易感性的研究报告显示,与欧洲人或非洲人相比,亚裔人群的晕动病易感性更高。这些差异在美国出生的亚裔父母的孩子中仍然存在,这至少表明晕动病易感性存在部分遗传因素。
需要进一步对晕动病的种族、民族或文化成分进行对照研究。关于这些特征的概括可能会影响患者护理或职业状况的决策,因此应谨慎对待。
4. 遗传
晕动病的遗传度(在女性中)显示,同卵双胞胎中的儿童晕动病遗传度为 0.69,异卵双胞胎中的儿童晕动病遗传度为 0.44,估计遗传度为 70% 。一项涉及 80,494 名晕车患者的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35 个单核苷酸变异在基因组范围内具有显著性。涉及这些区域的前十大基因包括:PVRL3、GPD2、ACO1、AUTS2、GPR26、UBE2E2、CBLN4、MUTED、LINGO2和CPNE4。使用在每个个体中发现的这 35 个变异的风险等位基因数量来进行遗传风险评分,可用于预测晕动病易感性。这些基因涉及多种功能,如大脑、眼睛和耳朵的发育,甚至胰岛素抵抗。其中一些基因座与出现头晕、术后恶心呕吐、高原反应、晨吐、乳制品消化不良和喝红酒后头痛等症状的个体的基因重叠。
5. 其他影响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基线自主神经张力、血糖水平和有氧适能。然而,很难预测这些众多因素结合起来最终会如何影响个体的易感性。
佳学基因晕车晕船基因检测
佳学基因(Geneticist)提供的晕车晕船基因检测主要是通过分析个体基因来评估其对晕动病(包括晕车、晕船等)易感性的风险。研究发现,晕动病的发生不仅与环境因素和身体反应相关,还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佳学基因的基因检测通常通过对特定基因的分析,帮助了解个体对晕动症的易感性,从而提供个性化的预防或干预建议。
佳学基因晕车晕船基因检测的原理
-
遗传易感性分析:晕动病的易感性与多个基因相关,尤其是涉及前庭系统、神经递质调节、脑神经反应等方面的基因。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的变异,能够评估个体是否容易出现晕车、晕船等症状。
-
与晕动病相关的基因:
- PVRL3、GPD2、ACO1等基因:这些基因与前庭系统、耳蜗功能、神经传导等相关,可能影响个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感知和反应。
- CYP1A2、MAO-A等基因:这些基因与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可能影响个体在晕动病发生时的神经反应和情绪波动。
-
基因变异与晕动病的关系:通过分析这些基因的特定变异(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佳学基因可以评估个体对运动诱发的晕动病的遗传易感性。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导致个体对运动的感知与反应出现差异,从而增加或降低晕动病的风险。
基因检测的过程
- 采样:通常通过口腔拭子或血样等方式获取个体的DNA样本。
- 基因分析:将样本送入实验室进行基因测序或基因芯片分析,识别与晕动病相关的遗传标记。
- 报告与解读:根据检测结果,提供详细的基因报告,分析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帮助评估其在晕车、晕船等情境中的潜在风险。
晕车晕船基因检测的应用
晕车晕船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晕动病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及前庭功能障碍等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例如:
总结
佳学基因的晕车晕船基因检测通过对与晕动病相关的基因变异进行分析,帮助评估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发生晕动病的风险。这项检测不仅有助于了解个体的遗传易感性,还能为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