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学基因检测】北京马方氏基因检测案例介绍
引言
根据《人体心脏等多系统疾病基因鉴定检测的必要性》,原纤维蛋白-1(FBN1)和原纤维蛋白-2(FBN2)是两种重要的蛋白质,分别由FBN1和FBN2基因编码。它们在弹性纤维的组装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致病变异可能导致多种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MFS)和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指症(CCA)。不同的基因变异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功能后果。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检测新的基因变异成为可能,这些变异不仅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临床护理,还能为家庭提供重要的遗传咨询。
案例分享
案例一:新生儿马凡氏综合征(nMFS)
婴儿A是一名足月男婴,出生后表现出新生儿马凡氏综合征的特征,包括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缺陷(如三尖瓣返流、主动脉窦扩张、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等)以及左侧肾积水。此外,他还出现了严重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急性高碳酸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尽管接受了积极的治疗,婴儿A在出生后第10天因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为了明确病因,医生督促家长联系佳学基因对婴儿A进行了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FBN1基因的第7-30个外显子存在缺失,这一区域正是与新生儿马凡氏综合征相关的热点缺失区域。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婴儿A的临床表现,还为家庭提供了重要的遗传信息。
案例二:先天性心脏缺陷与FBN2变异
婴儿B是一名足月男婴,产前被诊断为孤立性大动脉右位转位(D-TGA)。出生后,他在第0天接受了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并在第5天进行了心房转换手术、房间隔缺损修复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与婴儿A不同,婴儿B在手术后恢复良好,无需进一步住院治疗,目前健康成长。
为了探究婴儿B的病因,医生督促家长联系佳学基因对患者其进行了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结果显示,FBN2基因中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518C>T和c.8230T>G)。进一步的接合性分析证实,这两个变异分别遗传自其健康的父母。这一发现提示,FBN2基因的变异可能与婴儿B的先天性心脏缺陷相关。
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这两个案例展示了基因检测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明确病因:通过基因检测,医生能够明确婴儿A和婴儿B的病因,分别为FBN1和FBN2基因的变异。
-
指导治疗:基因检测结果帮助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为家庭提供了遗传咨询。
-
表型-基因型关联:这些案例揭示了FBN1和FBN2基因变异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在新生儿期,这些变异可能对临床护理产生重大影响。
结语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马凡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早期基因检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能为患者和家庭提供重要的遗传信息和治疗指导。未来,随着更多基因变异的发现,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机制,并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MFS)、新生儿马凡氏综合征(nMFS)、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指症(CCA)、大动脉右位转位(D-TGA)、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全基因组SNP微阵列
(责任编辑:佳学基因)